首页 > 人物

直销曝料QQ:1076580033,1176580033 本站原创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以岭药业董事长吴以岭:用中医药解决西医难题

证券日报 2019/10/22 字体大小:

道道网讯 与共和国同龄的吴以岭,从籍籍无名的中医科大夫到成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并创立河北省第一家登陆国内A股市场的中药企业,他用40年的时间潜心研究“络病”理论,并用“通络中药”打开了通往国际的大门。

近日,《证券日报》记者走进这家位于石家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上市企业,专访了这位与共和国共同成长起来的董事长。

637062180472040512-2147483648.png

传承创新络病理论 研发系列专利中药

来到以岭药业,映入眼帘的是产业园区里一对高大气派的“姊妹楼”,北侧大楼是以岭健康城,南侧是集多个研发平台于一身的科研大楼。

进入科研大楼,记者看到整齐陈列着出自以岭药业的各类专利新药,如连花清瘟、通心络胶囊等。据以岭药业工作人员向《证券日报》记者介绍道:“公司展出的这些专利产品均为吴以岭在研究络病理论的基础上研发的新产品。”

谈到以岭药业与“络病理论”结缘,吴以岭向《证券日报》记者说道:“我是在1979年读研究生时候开始研究络病理论的,研究课题是活血化瘀,通过研究发现很多药物的临床效果非常独特,但又不属于活血化瘀药,后来查文献才知道是治疗络病的药。”

彼时中医药界治疗心血管病一直延续以“活血化瘀”的思想为指导,但效果不太理想。如何才能找到治疗心血管病新的、有效的方法是吴以岭苦苦思索的一个问题。

基于前辈的智慧,吴以岭大胆创新,并提出了“益气活血、通络止痛”的治疗方法。吴以岭回忆道:“古人对于络病的研究只有零散的论述,尚未形成系统、完整的络病理论体系,自此,我将络病理论当成重要研究领域。在读研期间,我做了6000多张研究络病的卡片,全部是手写的。”

通过深入的研究和不断的临床实验,吴以岭发现自己利用通络的方法改善和修复血管组织治疗心血管疾病的研究方向是正确的。

据吴以岭介绍,中医药的研发往往需要长达10年或20年的时间才能实现市场销售。“1982年,我用络病学研究出三个方子,经过15年到20年的研发和临床试验后,才成功将这三个方子转化为中成药,这三个中成药就是公司目前主打的治疗心脑血管的通心络胶囊、治疗心律失常的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心衰的芪苈强心胶囊。”吴以岭告诉记者。

提倡“五位一体” 创新中医药发展模式

40年来,吴以岭一直致力于络病理论传承创新,首次构建络病理论体系,不断将理论创新的药方应用到临床中,将检验后的有效处方转化成新药,再将新药进行产业化,他总结道:“这是借鉴现代技术以理论原创带动临床疗效、新药研发,从而形成‘理论—临床—科研—产业—教学’五位一体的中医药创新发展模式。”

谈起五位一体的中医药创新发展模式还要回溯至吴以岭最初的创业经历。他对《证券日报》记者说道:“构建络病理论,是为了解决临床治疗难题,但是学术创新不能停留在纸上,要解决临床看病的实际问题。”

研究生毕业后的吴以岭开始在河北省中医院通过络病理论结合临床实践,将“通络中药”研制出来。然而,研发成功后,如何实现产业化成为一大难题。“那时候缺乏科研人员与市场的连接机制,研究出的药物无法产业化。而好多企业需要产品,但又找不到。直到1992年,河北省成立了高新技术开发区,为了推广通络中药,我创办了石家庄开发区医药研究所,也就是以岭药业的前身。”吴以岭谈道。

有人评价吴以岭“做学问做到院士,做企业做到上市”。对此,吴以岭坦然称:“企业发展到一定的阶段,自然需要上市的。”

“年内我们的10个产品中,有7个进入了今年新的医保目录,有5个进入了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基药目录是国家的基本需求,也是通向市场的通行证。”吴以岭说道。

10月9日,公开信息显示,由以岭药业和北京以岭提交的“连花清咳片”新药注册申请已获正式受理。在吴以岭看来,“拿到药号仅是一个新的研发阶段的开始,只是取得了上市的资格,之后还需要做更多的工作”。

“络病理论”获医药界认可 “通络中药”打开国际大门

“传承、开放、创新、融合”,“科技健康明天”,以岭研发大楼里里外外透露着浓厚的研发气息。走进去,映入眼帘的是一面院士墙,整齐排列着几十位院士的照片。

以岭药业工作人员向《证券日报》记者介绍道:“公司邀请我国30位生物医药领域两院院士及多名医药专家组成学术委员会,建立起复方中药、组分中药、单体中药的高水平研发平台,形成了中药创新药、化学一类新药、国际制剂的研发格局。”

数据显示,以岭药业研发投入占企业支出比例逐年增长,2015年、2016年、2017年、2018年研发投入分别为2.18亿元、2.40亿元、2.57亿元、3.57亿元,分别占企业的营业收入6.83%、6.23%、6.29%、7.41%。

“科技创新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吴以岭向记者表示:“这些年,公司一直致力于用通络中药干预心脑血管病、糖尿病、肿瘤等疾病的持续研究,学术上,国内对这些项目研究给予了高度认可。这种认可从临床上的创新到新药的创新、一系列实验研究、循证研究、到进入医保和基药,以及去年全部进入指南就可以看出来。”

据吴以岭介绍,目前中成药在国际上已逐渐得到认可。“美国《循环研究》杂志收录了芪苈强心的研究,在美国医疗界引起极大的关注,这说明‘络病理论’有独特的学术价值,并被西医认可,他们用中医的思维以及中药的干预,解决了包括西医在内的临床解决不了的重大难题。”他表示。

“以心衰治疗为例,十几年来,这种病症在西医中都没有更好的治疗办法。但是公司研发的芪苈强心胶囊却比西药标准化治疗提高了16个百分点的疗效,为此,芪苈强心胶囊被列入《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吴以岭举例道。

在吴以岭看来,“目前中医药行业面临着一个非常好的发展机会。国家出台了《中医药法》,在法律上确立了中医药的地位。现在,中医药在中国医疗卫生体系建设当中的地位越来越高,国外也在逐步认可中医,很多国家在立法,希望中国能在中医方面跟它开展一些合作,比如澳大利亚立法,承认中医药;针灸被美国列入医保等。”

2019年5月25日,在日内瓦召开的世界卫生大会通过了《国际疾病分类第11次修订本》,首次将中医药正式纳入国际主流疾病分类。有业内人士认为,这标志着传统的中医药得到了国际认可,加速了中西医融合,是中医药发展史上一座重要的里程碑。

在当前发展环境下,对于未来,吴以岭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我们下一步的目标是建立结合中医脉络与西医心血管的健康生态系统。不是像以前仅仅通过治疗斑块来治疗心绞痛,而是围绕着整个血管的健康状态,依托于智能化手段,建立健康生态系统。”

提倡“零级预防” 唤起民众健康意识

在研发通络中药的同时,吴以岭还提倡“零级预防”,他表示:“国家应该重点抓零级预防,比如西方国家心脑血管病、肿瘤的发病率都在大幅度下降,而我们国家还在上升。假如不做好预防,将会给国家造成沉重的负担。”

“健康中国是必须的,目前我国人均寿命76岁多,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已经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寿命,到2030年可能要达到接近80岁,若要达到这个目标,除了医疗条件的改善,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预防,因此需要健康知识的普及,让全民都来关注健康”。吴以岭如是说。

为了普及健康知识,吴以岭开始布局大健康产业,形成了以“健康需要管理,身体需要经营”为创新理念,融合现代健康新技术,实现医药健养一体化的大健康产业架构。

吴以岭向《证券日报》记者谈道:“我建立了健康城,发展健康产业,并推出免费健康教育活动,主要是为了唤起民众的健康意识。”

有业内人士分析,国家不断推进分级诊疗、医共体等改革建设,优质资源下沉,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再加上中医药接入国际主流医学分类体系,这意味着行业将迎来新契机,发展潜力巨大。

【责编:Farmer】


免责声明: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处理。

发表评论请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网友评论0 条评论

  • 今日热点
  • 本周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