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健康意识日益觉醒的当下,保健品市场蓬勃发展,成为大健康产业的重要支柱。中国保健品行业在新政策的引领下,正经历着深刻变革,市场发展也呈现出全新的趋势。
一、新政策深度解读
(一)保健功能目录与声称规范
2023年发布的《允许保健食品声称的保健功能目录 非营养素补充剂(2023年版)》,对保健功能声称进行了系统性规范。以往市场上保健功能声称鱼龙混杂,新目录的出台犹如拨云见日。例如,将模糊的功效表述调整为精准、科学且易懂的语言,避免消费者被误导。对于已上市产品,设置5年过渡期,督促企业完成保健功能名称变更等工作,确保市场平稳过渡 。这一政策不仅提升了行业的规范性,还增强了消费者对保健品的信任。
(二)新功能及产品技术评价革新
《保健食品新功能及产品技术评价实施细则(试行)》为行业创新注入活力。新功能产品采用上市前审评与上市后评价结合的模式,且人体试食试验成为新功能评价的关键环节,从源头保障产品功效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建立新功能建议与产品注册申请的关联审评审批机制,加速科研成果转化,激发企业创新热情。通过分级动态管理功能声称,激励企业提升产品品质,推动行业良性竞争。
(三)强化市场监管举措
2025年,多部门联合开展针对保健品市场的专项整治行动,全力打击虚假宣传等违法违规行为。市场监管总局将老年人药品、保健品虚假宣传列为重点整治任务,严厉查处各类夸大功效、虚假宣传的行径 。商务部、国家卫生健康委等12部门联合印发方案,打击虚假宣传和价格违法行为;中央网信办整治短视频恶意营销,防止诱骗老年人消费;公安部开展专项工作,全链条打击环食药和知识产权领域犯罪 。各地也积极响应,如江西省开展“你拍我查”活动,鼓励公众参与监督,形成社会共治格局。
二、市场发展新趋势
(一)规模持续扩张与增长潜力
近年来,中国保健品市场规模一路高歌猛进,从2013年的993亿跃升至2023年的超3500亿,预计2025年将突破4300亿,年增长率稳定在10%以上 。目前,中国保健品渗透率和人均消费额与发达国家存在差距,但增长率可观,这意味着市场还有巨大的增长空间,未来发展潜力无限。
(二)消费升级驱动高端化与细分化
随着生活水平提升,消费者对保健品品质和功效的要求水涨船高。燕窝、鹿茸等高端滋补品备受青睐,燕窝在传统滋补品中销售领先,同比增幅达112.5% 。在蛋白粉品类中,胶原蛋白、乳清蛋白受追捧;酵素/微生物品类里,益生菌独占鳌头 。同时,保健品适用人群细分趋势明显,多人群保健品占比近70%,婴童、女性、孕产妇类保健品增速显著,婴童保健品、维矿保健品销售额贡献超30% 。
(三)电商渠道异军突起
电商渠道在保健品销售中占据的份额逐年攀升,2023年逼近50%,销售额达1421亿,较2022年增长32.3% 。跨境进口保健食品市场同样以电商渠道为主,天猫国际、京东国际等是重要平台。2024年“双十一”,抖音全球购跨境保健食品销售额亮眼,Swisse等品牌销售额破亿,膳食营养品类GMV同比增长204% ,电商已成为推动保健品市场发展的重要力量。
(四)竞争格局与长尾品牌崛起
2023年中国保健食品行业CR10约为28.3% ,行业集中度较低,市场竞争激烈。长尾品牌(市占率低于0.01%的公司)市占率从2017年约36%提升到2023年约42% ,品牌长尾效应显著。这为新兴品牌提供了发展机遇,它们可以凭借创新产品和精准定位在市场中崭露头角,推动行业多元化发展。
2025年中国保健品行业在新政策的保驾护航下,市场发展趋势积极向好。新政策的实施规范了市场秩序,为行业健康发展奠定基础;市场规模增长、消费升级、渠道变革以及竞争格局变化等趋势,将促使企业不断创新,提升产品品质和服务水平,以满足消费者日益多样化的健康需求。在政策与市场的双重驱动下,中国保健品行业有望迎来更加辉煌的发展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