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零售

直销曝料QQ:1076580033,1176580033 本站原创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喜茶上线拼好饭和淘宝,连锁奶茶正被外卖裹挟!

顶厨速递 2025/8/28 字体大小:

说到喜茶,很多人脑海里可能还停留在当年“排队两小时,黄牛加价代购”的场景。那个时候喝到一杯喜茶,好像是身份象征,朋友圈发一张照片,立刻就能收获“真时髦”的点赞。但如今,故事发生了新转折——7年坚持的线上分布被打破,喜茶突然把手伸向了淘宝闪购和美团拼好饭。感觉有点像一个曾经坚持独立的小孩,终于开始接受别人的帮衬。

8月22日,喜茶正式入驻淘宝闪购,短短几天,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的门店销量就已经月售千单起跳,起送价20元还免配送费,看起来格外有吸引力。与此同时,喜茶悄然进驻美团拼好饭。在广东清远、湖北襄阳等下沉市场,椰椰芒芒、鸭屎香青柠茶等招牌饮品皆以6.9元的折扣价售卖。说实话,第一次看到“拼好饭”这个名字的时候,我还以为是盒饭拼团,结果是奶茶也能“拼单”。真有点刷新认知。

这种低价策略其实很有意思。你要说喜茶当真缺乏流量吗?似乎也不尽然,毕竟其品牌知名度摆在那里。但外卖大战打到今天,连瑞幸咖啡都能在财报里承认“平台补贴帮了大忙”,喜茶怎么可能不心动。过去,它靠自建小程序和顺丰配送走出一条独立路子,收集会员数据、精准营销,甚至连新品研发都能依赖数字化画像。但这条路走了七年,眼看平台们砸钱补贴,日单量冲破一亿,真金白银的增长机会就在眼前,喜茶也不得不转弯。

这让我想起一个小故事。2017年,聂云宸还在采访里强调:HEYTEA GO不是单纯的小程序,而是要把整个喜茶线上化。彼时美团龙珠进行投资引入之时,喜茶内部还在忧心平台可能会导致分流。但七年过去,局势完全不同了。淘宝闪购第一次在日单量上超过美团,三大平台补贴大战愈演愈烈,茶饮品牌们已经很难再装作“我不依赖外卖”。这场战局里,没有人能完全独善其身。

看数据也挺吓人。灼识咨询的研究显示,2018年现制茶饮外卖GMV才118亿元,到2023年已经涨到952亿元,五年翻了八倍,外卖占比从16.8%窜到45%。这个比例意味着,你路上看到的每两杯奶茶,差不多就有一杯是靠骑手送到家的。想想以前大家还说奶茶要在店里现喝才有氛围,现在点外卖几乎成了常态。这种变化有点像餐饮行业的“外卖拐点”,但比餐厅快多了。

讲到这里,可能有人会觉得这对喜茶是好事。毕竟更多渠道,更多用户,品牌规模还能扩大。但换个角度想,过度依赖外卖也会让品牌掉进平台的“黑洞”。活动补贴下,6.9元一杯的喜茶确实诱人,可门店的员工却直呼“累到爆”,质量投诉也多了起来。社交平台上,不少店员吐槽今年是最辛苦的一年,甚至有顾客说服务变差、产品缩水。外卖带来的,不只是销量,还有一堆隐性成本。

并且莫要忘却,喜茶往昔着重强调的“第三空间”正处于被削弱的态势。那些精心设计的门店、灵感空间、城市旗舰店,本该承载品牌调性和文化氛围。但当消费者被6.9元拼单吸引,品牌想传达的“高级感”会不会被冲淡?成都春熙路DP店、昆明顺城购物中心店这些重装门店,确实很漂亮,可当你手里拿着外卖奶茶在路边喝,品牌的空间体验就变得可有可无了。

我有点好奇,喜茶心里是不是也有矛盾。一方面,低价外卖带来新的增量,尤其是下沉市场的年轻人,他们更愿意尝试便宜的产品;另一方面,品牌又想维持“灵感、品质、设计感”的调性。就像一个人既想穿高定,又舍不得放弃拼多多的白菜价。这种双重身份,长久下去可能挺难平衡。

再看看同行,蜜雪冰城、茶百道、古茗都在放慢拓店节奏。霸王茶姬于去年新增近3000家门店,然而今年其目标仅为1000 - 1500家。新茶饮行业明显进入了“存量竞争”,靠扩张获取增长的逻辑不灵了。那怎么办?答案就是外卖补贴。银河证券的研报都说得很直白:新茶饮凭借高频消费和价格敏感度,是流量红利的最大受益方。加盟商盈利修复,消费者获得便宜,平台有单量增长,看上去三方都受益。

问题的关键在于,在整个链条里,总有一方不得不承受代价。比如门店运营被扰乱,员工压力过大,品牌定位被稀释。就像一场战鼓震天的狂欢,谁都在拼命奔跑,但最后可能有人掉队。尤其是加盟商,他们本来希望靠品牌溢价赚钱,可一旦沦为补贴大战的棋子,利润空间反而被挤压。

我想,这也是喜茶如今最大的挑战。它既想维持“高端”的人设,又不得不卷入平台的价格战。淘宝闪购的免单卡、美团拼好饭的低价套餐,确实能让销量蹭蹭上涨,可这份增长能不能转化为长期忠诚度,就不一定了。消费者很现实,补贴没了就走人,品牌却要长期背负运营和供应链压力。

写到这里,突然想起一句话:企业和平台之间,就像是骑自行车带人的两个人。骑得快的时候,后座的人觉得舒服,可一旦前面的人减速或者转向,后座的就会摔个大跟头。喜茶现在选择坐上平台的“后座”,未来能不能自己掌握方向,还是个未知数。

新茶饮行业还会继续热闹下去,这是肯定的。补贴大战不会一时结束,平台需要流量,品牌需要销量,消费者需要便宜,三方互相绑在一起。但等这波红利过去,真正能留下来的,可能不是销量最高的品牌,而是能在混战中稳住定位、守住质量的那批。喜茶要是能在外卖渠道和品牌价值之间找到平衡,也许还能再一次引领行业。但要是被裹挟得太深,可能会失去自己原本的特色。



免责声明: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处理。

发表评论请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网友评论0 条评论